准提咒问答网
标题

宽运法师:庆生放生 增福延寿──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来源:准提咒问答网作者:时间:2023-05-26 19:07:43
──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活动后,大和尚为使居士及更多护法信众,能进一步明白放生之意义与功德,乃为文一篇用以化导劝信,希望大家都能加入戒杀、惜生、护生、放生的行列,做个开心快乐的善心人。全

     ──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活动后,大和尚为使居士及更多护法信众,能进一步明白放生之意义与功德,乃为文一篇用以化导劝信,希望大家都能加入戒杀、惜生、护生、放生的行列,做个开心快乐的善心人。全文如下:

(一)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与意义何在?

  所以,佛陀特设放生殊胜法门,教导我们要身体力行,既可消除业障又可长养慈悲心,历代祖师无不奉为圭皋,亲身实践并广为提倡,正如莲宗十叁祖印光大师所言:「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因此,若有众生被抓、被擒、被关或将被宰杀吞食,命在垂危,我们应起慈悯之心,将之买回来予以放生,令其重获自在;所得福德深广无量,历来前人之感应事迹,一一证实能消解病业障碍、累世冤亲债主牵缠,乃至各种恶疾,速得痊癒。    是故在家佛子弟子或居士们,应多行放生善业,而且不仅放生,还要戒杀,还要爱惜生命、保护生命,更要茹素,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并流传于东南亚各国如日本、韩国及越南等地。如上所述,放生的活动乃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所以如能既戒杀又放生,自然是功德倍增,福报随来。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其他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叁,有赎鼈的放生记载,而另外玄奘叁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的故事。如传说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著若干小乘比丘,他们本来不禁「三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不见为己杀、不闻为己杀、不疑为己杀的肉类。

  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每年有数日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为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或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遊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随天台智顗大师发起开築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粮食饲予鱼牻;陈宣帝时,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这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此後由唐至宋及明,无不盛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史颜真卿撰有〈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宋朝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师,也极力提倡放生。

  在现代人中,有弘一大师书、豊子恺画的《护生画集》计六册;另有一位蔡念生运辰居士,一生提倡戒杀放生,他编集了历代有关动物也有灵性和感应的故事成为一书,名为《物犹如是》。

(四)应如何放生?

买放生动物时,最好不要预先订购,更不要在固定地点购买,以免有不法商人,刻意捕捉及贩卖,至於放生的数量及类别,可随实际情况而定,最好能随缘即买即放,以免生物因久困而增加恐惧。 选择放生地点时,要考虑每种动物的特性和生存条件。如海产类,则要考虑到是鹹或淡水,活於深或浅水等,因一定的鱼类必须生存於一定的水质、水深和水流;切勿买淡水鱼放於大海,买海鱼放於淡水。又或是飞禽类,则应於山林等地放生,重点是放生前应为动物著想,护生为要。 放生时所举行的仪式,最重要是为生物说法、授叁皈依,并为念佛号、经咒。即使已放生,有不幸死亡者,亦令神识得以超升,永离叁塗之苦。故放生者应抱有救人於危之心,是为救命而来,非为功德而来,更非为遊船河而来,为使濒亡生命重获自由,如此则功德无量。

  我们都知道,由於自然环境的限制,放生活动越来越困难。不过,放生的意义在於当下放生的念头,如希望被放的生物能够延长寿命,当首先研究观察牠们的生态、习性和来源,然後选择最适当的时机,放到我们觉得最安全适合的地方;如果不能求得百分之百的可靠,有百分之五十也不错,即使今天去放生,明天牠们又被抓(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事),也只得随缘。我们的目的是为引发并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拔心,至於被放的众生,它们自有自己的祸褔因果和因缘。我们只能发愿迴向,牠们能从此脱离异类身,转生为人,乃至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我们但求能尽心而为,尽力去做就好。

  放生的功德与利益,诸经论中之记载,实在多不胜举。如《大智度论》云:「诸馀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地藏十轮经》云:「设使能戒诸杀生,诸众恭敬成无上,恒时无病延寿命,安乐畅适无损害,一切生生世世处,深信如来之行境,现见佛法及僧众,速得无上菩提果。」梗桑曲扎大师亦说:「应断杀生,救护放生,於一切身语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

  是故,行善之人,自然「吉神祐之,福禄随之。」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其中长寿和无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馀五德之助缘。是故若想长寿,则应放生,如《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於生日诞辰,举行放生,自然善神护佑,增福延寿,健康快乐,欢喜自在。

  正如大师所说,「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是故,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而且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放生确是易行而又殊胜之法门,我们若能时时以慈悲心推己及物,不但自己戒杀、放生、茹素,且广劝他人同行善业,长怀悲悯之情,依教奉行,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必蒙佛光普照,如意吉祥。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云天高谊 云天高谊

云天高谊成语名称云天高谊成语拼音yún tiān gāo yì成...

云娇雨怯 云娇雨怯

云娇雨怯成语名称云娇雨怯成语拼音yún jiāo yǔ qiè成...

云合景从 云合景从

云合景从成语名称云合景从成语拼音yún hé jǐng cóng...

云兴霞蔚 云兴霞蔚

云兴霞蔚成语名称云兴霞蔚成语拼音yún xīng xiá wèi...

云容月貌 云容月貌

云容月貌成语名称云容月貌成语拼音yún róng yuè mào...

最新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对修其他法 净土法门法师:对修其他法

净土法门法师:对修其他法门的出家众,虽恭敬供养...

净土法门法师:对治昏沉妄 净土法门法师:对治昏沉妄

净土法门法师:对治昏沉妄念最好的方法 这位同修问...

净土法门法师:对有错漏字 净土法门法师:对有错漏字

净土法门法师:对有错漏字尚未流通的经书如何处理...

净土法门法师:对地基主神 净土法门法师:对地基主神

净土法门法师:对地基主神等是否可以行接足礼? 摘...

净土法门法师:富人前生皆 净土法门法师:富人前生皆

净土法门法师:富人前生皆修布施,为何许多却很吝...

净土法门法师:对临终人是 净土法门法师:对临终人是

净土法门法师:对临终人是开示好,还是不开示好?...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净土信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净土信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净土信心不足的人,如何增长信...

净土法门法师:对人祝福或 净土法门法师:对人祝福或

净土法门法师:对人祝福或者诅咒有因果报应吗? 问...

净土法门法师:对病人的冤 净土法门法师:对病人的冤

净土法门法师:对病人的冤亲债主应该做些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年纪大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年纪大

净土法门法师:对于年纪大者,如何吃素最恰当? ...

手机版 网站地图